
3月5日,惊蛰将至。惊蛰,春雷动,万物生,是阴阳剧烈动荡的节气。此时,阳气如惊雷欲出,自然却春寒料峭,阴阳斗争最易诱发痼疾。因此,惊蛰是历代养生家最重视的养生节气之一。
惊蛰节”时,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虫醒,天暖,渐有春雷,进入春耕。
一候:桃始华。
“桃始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乃闹春之始。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便勾引出千媚百态。
二候:仓庚鸣。

少做伤阳的事。虽然天气逐渐转暖,但是气温温差变化大,还需注意“春捂”,尤其是老人和孩子以及抵抗力差的人群,要更加谨防伤阳伤风。
中医常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惊蛰后,人体的阳气开始顺应自然,开始一点点向上向外疏发,此时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
注意“风邪”。春季多风,风是春季的主气,风邪是春天疾病外感因素的主要因素。都说春天是一年最美好的季节,但春季也是传染病的高发阶段,要谨防流感、水痘、扁桃体炎、肺炎等!

春捂”不要“捂”太过。特别需要注意一点的是,“春捂”不要“捂”太过,更不能“捂”出了大汗,否则,冷风一吹后容易着凉、感冒,而此时的感冒,特别不容易康复,春天着装应遵循“下厚上薄,宽松”为好,可以选既挡风又透气保暖的宽松款式。
少酸多甘,养肝护脾。春主肝,肝木与春天升发之气相应,惊蛰后,肝的疏泄功能也变得更加旺盛了。酸味的食物本身有收敛作用,会抑制肝气的生发、疏泄。如果容易生闷气、肝气郁结的,除了喝疏肝的茶,还可以吃点生发之气很足的应季蔬菜,比如芽苗菜,荠菜,香椿,草头,茼蒿等等,这也是有助于帮着疏解肝气!
惊蛰后,适量运动。情绪与肝也是有关系的,惊蛰后,阳气初升,这时候最适合顺应春天的升发之气,让情绪得到舒展和放松,不要总是“紧绷绷”。想要对肝好,尽量不着急、不生气、不发怒,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
健康小贴士:
其实,美好的春天对于肺病患者似乎并不那么友好,随着气温的回升,环境中的花粉、尘螨、真菌等也慢慢活跃起来,这些都可能成为气道疾病的诱发因素,表现为咳嗽咳痰。建议您随时戴好口罩,保护好自己。如果您出现咳嗽不止、发热、喘息、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希望每个人都能享受这个春暖花开的美好季节。
扫码上方馆长微热线咨询详情
预约电话:0572—66766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