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大德中医馆 欢迎您!今天是: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中医膏方
我要分享

大德膏方丨传承千百年的膏方,匠心手作,方能铸就一料好膏

时间:2022-01-13 08:27:00    作者:大德中医馆    阅读:次    字体大小:


冬令进补是古代先辈洞悉大自然得出的养生法则

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理念

而膏方是冬令进补最佳的选择


膏方,用复杂的工序将几十种中药制作成膏状,滋补的效果比其他形式的中药效果更好,所谓“润物细无声也”。


膏方在我国的使用历史源远流长,曾经是只有达官贵人才享用的到的珍贵之品。


图片


一勺膏方十汤药,一丝一滴皆精华。


膏方在我国有近2000年的历史,出现于秦汉时期,完善于宋元时期,自明清时期,膏方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内服膏方成为主流,在兼顾治疗疾病的同时,膏方的补益作用更受注重,实实在在受到其补益庇佑的大有人在。


图片

明朝 皇帝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在他的《臞仙活人心方》中将古代的琼玉膏中加上沉香、琥珀二味,疗效神奇,流行一时。


图片


朱棣 明永乐皇帝降旨太医院拟定养生服食专方,御医们经过集体讨论,决定在 琼玉膏方中加入枸杞、天门冬、麦门冬三味药,然后调制成膏,献给皇帝,永乐皇帝服食后,效果十分显著,于是给该方赐予了“益寿永贞”的美名。


在平均年龄 39 岁的历代中国皇帝中,朱棣能享寿 65 载,这有琼玉膏的一份功劳。


到了清朝膏方发展更为繁荣,已经成为流行于全国士大夫阶层的养生佳品。雍正皇帝服过琼玉膏,慈禧太后用过菊花延龄膏、固本膏等,光绪帝用过润肺 和肝膏、调中畅脾胃膏、活络膏等。



“纪大烟袋”坏毛病不少,嗜烟、嗜肉、多欲,后来弄的头晕耳鸣、腰酸乏力,还是同僚刘墉会关心“老同事”,给“老纪”送去一剂滋补方。纪晓岚于是按方熬膏服食,没想到身体越来越壮,到八十岁时还精神充沛。此方在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有详细记载。



《红楼梦》第六十回和第六十一回中都提到了一个膏方:茯苓霜,茯苓霜又名 茯苓膏,是当时的一种膏方。因为丢失了一小包茯苓膏,搞得整个大观园鸡飞 狗跳,撵出司棋赶走晴雯,到最后宝玉说是他偷的,事情才平息。可见在当时 膏方是一种等同于金银细软的贵重之物了。


图片

图片


社会科学院在研究中国历朝历代人口平均寿命时发现,清朝中国人的平均寿命33岁,而士绅阶层的平均寿命则达到了57岁。在清朝的士绅阶层,活到70岁似乎没有什么稀奇——张之洞72岁,左宗棠74岁,李鸿章78岁。


而出身于盛行膏方的江浙籍士大夫们更是高寿者比比皆是,扬州的郑板桥、常熟的翁同龢都活到74岁,江宁汪士铎75岁,江苏刘墉85岁,浙江大儒黄宗羲86岁,浙江经学家毛奇龄94岁,苏州沈德潜97岁等等。


历史上出几个高寿的人不稀奇,可是整个阶层普遍高寿,某个地域人群普遍高寿,则让人不禁惊叹,这和他们常用膏方滋补身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图片

古代膏方的制作也很讲究,每到冬令时节熬制膏方都是大户人家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情。一般,大户人家就会事先找当地的名医开好膏方,再慎重的挑选良辰吉日,约一位资深的膏方先生来家中制作膏方。


图片

在那日清晨,大户人家的主人就在家门口恭候膏方先生的到来,等到膏方先生到了,会相互作揖,膏方先生净手焚香,古人顺应自然而动,膏方先生会等到卯时太阳初升之时才取水制膏。制作膏方的第一步是浸泡药材,在此之前,膏方先生会对药料做最后的核对,把贵重药材交给主人检验,然后煎煮、沉淀、榨汁、滤渣、浓缩、收膏,一步一步进行,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收膏咯!”——随着膏方先生的一声命令,小工们一齐帮忙。制作膏方的最后一道工序完成。膏成之后,膏方先生再次净手焚香,把忙活了大半天精心制作的膏方郑重地交给主人。



在今天,生活节奏加快,再不见膏方先生到家中熬膏的场景了,但是,我们有了更加专业的人员和场所为您“量身订制”高品质的膏方。



古代经济欠发达,只有一些有地位有金钱的人才能享受的到珍贵的膏方。而今天,生活水平提高,膏方已经能进入寻常百姓家了。

图片


膏滋,以滋为重,滋润调养之特点及功能尤为突出!以补虚为主, 具有美容养颜抗衰老、  强身健体 、  防病治病 、 提升生命品质的特点,在调理、保健、养生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年是大德中医举办膏方节的第六个年头了,对于药房的老药工们来说,他们见证了长兴百姓对膏方从知之甚少到热烈追捧的全过程。

每年的10月份至年底,都是老药工们最忙碌的时候,为了守一料膏的收膏,等到凌晨,第二天天没亮,又起床熬制下一副膏。尽管如此,他们对每道工序都精雕细琢、从不含糊,发誓一定要把最好的膏方交给每位患者。


图片


传统的膏滋制作是个很繁琐的过程,

费时、费力、费工、耗神,历经“八繁之功”是膏滋制作流程必须要遵守的规矩。


从一副配方到成品要足足等上至少三个整天,

中药的味道就是要慢慢熬,

膏滋吃的就是这一份讲究。


图片图片图片


想要膏滋的功效作用突出,就必须要有一个好方。

膏方专家针对不同的性质和体质类型,经辨证后配方制膏,一人一方,量体用药,方能达到增强体质、祛病延年的目的。大德中医馆膏方专家,在充分体现中医理、法、方、药的前后一致和君、臣、佐、使的得当配伍的基础上,做到虚实兼顾、寒温得宜、升降并调、气血同治、动静结合,从而达到阴阳平衡“以平为期”、“以和为贵”的目的; 

图片


有了好方子,就需要方中的每一味材料都质量功效最佳,这样才能发挥膏滋的力量。道地选材是非常关键而且重要的一步!

精选道地药材膏方采用的阿胶、龟甲胶、鹿角胶、黄明胶、鳖甲胶等的原料,严格监控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保障原料正宗,保障产地正宗,保障大德中医馆膏方的确切疗效; 


好的膏方
看光泽——
看颜色——
尝口感——
靠什么做到这三点?

打造质量效果上佳的好膏滋,
非一日之功。
按照几百年相传的古法炮制,

12小时浸渍,3道提取,4次浓缩,武火3次熬,文火收成膏...经过浸药、煎药、提取、沉淀、过滤、煎熬、辅料、化入、浓缩、收膏、消毒、冷却等十几道繁琐工序,熬制成膏。



膏方一人一方,药材均不相同,对于熬制时间的把控,全凭长时间积累出来的经验和耐心,表面看似这门手艺活练的是流程和手势,考验的却是人心。手里拿着方子,心里装着病人,才能把心思和力道扎进锅里。全凭着一份中医的工匠精神!


当冬天到来的那天

人们打开密封陶罐

一缕醇厚的药香慢慢散开

一勺滋补的膏滋缓缓入口

就是大德人最大的欣慰


宁失金银楼 难得好膏方膏方的珍贵

 你了解了吗?

我们用匠心 熬出每一份膏

等待为您送上这份冬日的滋补与温暖





























































德中医馆


国家级名老中医·省市级名老中医

每周坐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