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多因长期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逸失常,导致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胃脘失和,日久中气亏虚,从而引发种种症状。
什么是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发生在胃的黏膜层,表现为胃黏膜的炎症细胞浸润,在胃镜下可以表现为黏膜细胞的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等。慢性胃炎在临床上很常见,有研究显示,在所有接受胃镜检查的人中,大约有80%~90%都会被诊断为慢性胃炎,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增高。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大约有一半以上的慢性胃炎都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
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饮用浓茶、烈酒、咖啡,进食辛辣及粗糙食物,吃东西过急过快,喜食过热,过饥或过饱的不良饮食习惯容易引发慢性胃炎。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及一些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药物等也可能引起慢性胃炎。
精神心理因素:从事竞争性强、精神压力大的职业的人群,慢性胃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平常人群,紧张、焦虑、暴躁、忧伤等均可引起体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发慢性胃炎,或诱发出慢性胃炎的症状。
气候环境因素:气候变化和季节交替的时候,如果人体不能在短期内适应,除了可能患上感冒等疾病外,还可能引发慢性胃炎。对以前已经患上慢性胃炎的人来说,季节变化,天气变凉有可能引起慢性胃炎复发。
除此以外,遗传、患有其他疾病等因素也会对慢性胃炎的发生有促进作用。
中医内科专家
李和平
中国中医诊断专委会常委
国家技术三级、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地市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阿里巴巴(杭州总部)特约膏方专家
主任中医师/教授(行医40余年)
特别擅长中医内科如胃病、咽喉炎、气管炎、结节病(乳房、甲状腺、肺)、男性病、前列腺炎、妇科炎症、月经不调、肝病、肿瘤、便秘、三高、心脑血管病、肢体不遂与疼痛等临床杂症。膏方调治面色晦暗憔悴、肤皱干涩、易感冒、慢性病、亚健康、病后体虚、老年体弱及修复肿瘤术后机体损伤,提高免疫力,抗复发转移效果极佳。
先后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协和医院、湖北省肿瘤医院带教中医内科及各种肿瘤疾病。阿里巴巴(杭州总部)特约膏方专家。曾任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中医科及肿瘤科主任。参编“十三五”本科规划教材1部,主编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40余篇。
慢性胃炎的类型:慢性胃炎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两种类型。
慢性浅表性胃炎也被叫做非萎缩性胃炎,主要是以胃黏膜的慢性炎性细胞浸润为主,也可伴有活动性炎症,是与萎缩性胃炎相对而言的,两者的区别主要是看胃黏膜上的腺体是否存在萎缩。
慢性胃炎患者的主要症状:
大多数患上慢性胃炎的患者可能自己不会感觉不舒服,只是在胃镜检查中被医生告知患上了慢性胃炎。一部分慢性胃炎的患者会出现不舒服的症状,比如说上腹部不适、胀满感、疼痛、食欲不好、嗳气、反酸烧心等,有些人还会表现出健忘、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症状。饮食不当、情绪激动或抑郁、劳累过度或气候变化都可能诱发以上这些症状的发生。
另外,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点是:慢性胃炎患者症状的轻重跟胃镜下胃黏膜的损伤程度是不成正比的,也就是说,如果患上了慢性胃炎,不能单凭症状是不是严重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最主要的还要看胃镜和病理的检查结果。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有很好的疗效。上海王阿姨,在未到大德中医找李和平医师之前,整日胃胀,不吃饭也胀,嗳气,反酸,胃口不好,体重减轻明显,去年半年瘦了10斤左右,因恐惧“癌变”而到医院查胃镜,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息肉样隆起,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
消化内科就诊后给予制酸、保护胃黏膜药治疗后,仍终日饱胀,痛苦不堪,由其朋友介绍至大德中医找到李和平医师处就诊。
就诊时王阿姨症状主要为整日胃部胀满、伴嗳气反酸,舌淡红,苔薄白,脉偏弱,李和平医师根据王阿姨的情况,经过辨证论治,结合王阿姨的体质,给予益气养阴、和胃理气中药配伍抑制肠化、修复胃黏膜。经过半年中药治疗后,王阿姨胃部胀满消失,无嗳气反酸,近半年增重约16斤。
复查胃镜:因胃镜下结果很理想,所以内镜医生未摘取病理活检。
饮食有节制和规律。慢性胃炎患者非常有必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避免进食过多的辛辣、温度热烫、油腻及含盐过多的食品,应戒烟戒酒,保证饮食时间的规律性;宜增加营养,适当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多进食水果、新鲜蔬菜对慢性胃炎患者可能有一定的益处,但对于脾胃虚弱证患者宜谨慎。
慢性胃炎患者进食应尽量保证食材的新鲜,避免服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有研究表明:进餐不定时,吃饭吃的过快,暴饮暴食,喜欢吃热的烫的食物都可以引发慢性胃炎,而经常吃水果是慢性胃炎的保护性因素。
起居要劳逸有度。慢性胃炎患者应当避免长期过度劳累和熬夜,尤其要避免在熬夜的同时暴饮暴食、吸烟、饮酒和饮用浓茶咖啡等。同时,应根据气候变化,注意防寒保暖。一般来说,天气寒冷容易诱发慢性胃病的复发,所以,在冬春季节,平常就比较怕冷的人尤其要注意防寒保暖。
情志要保持心情舒畅。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忧思伤脾,气郁伤肝,而肝气郁滞又会影响脾胃的功能,影响脾胃的正常运行;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精神心理状态不佳对于胃肠功能也有不良影响。因此,慢性胃炎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必要时可向心理医师咨询。
此外,应养成经常锻炼的好习惯,传统的中医保健功法如太极拳等对调整胃肠功能有一定的作用,也可以在运动中缓解工作中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