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位患者来到大德医馆给大德骨伤科医师吴振生,他患有严重的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导致头颈剧痛。近日更是忽然间,双腿无力行走。

颈型(轻型)也称局部型颈椎病,它是指具有头、肩、颈、臂的疼痛及相应的压痛点,这种类型在临床上极为常见,是最早期的颈椎病。
早期主要是头颈和背部疼痛,常常感到颈肩部及上背部酸痛,病人因为颈部易于疲劳,所以不能长时间地看书、写作和看电视等;有的感到头痛、后脑勺疼得厉害、胸痛及上肢无力;有的病人主要是早晨刚起床时脖子发紧发僵,活动不灵便,或者活动时颈部有响声;少数病人还会出现反射性的上肢疼痛、麻木不适等。由于症状较轻,往往病人重视程度不够,以致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
不少经常落枕的病人就属于这种类型,这时实际上是颈椎病的最初阶段,也是治疗的最佳时机。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压迫脊神经根后,引起臂丛神经剧烈疼痛,可牵涉到肩膀、手臂,并放射到手指。时间一长,还会引起相应的肌肉萎缩。
脊髓型颈椎病
主要症状为下肢运动障碍,双腿麻木、无力、发抖、容易摔倒。
交感型颈椎病
因刺激或压迫交感神经纤维,导致视物模糊、眼窝肿痛、心跳过速或过缓、手足发冷、头颈面部发麻疼痛。
椎动脉型颈椎病
颈椎稳定性变差,造成在过度转头、仰头或低头时,压迫供应大脑血液的椎动脉,造成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由此引发发作性眩晕、头痛、耳鸣、视物不清、突然摔倒。
混合型颈椎病
以上症状混合交替出现。
颈椎病的多发主要是跟咱们现在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关系,过去经常骑自行车,坐公共汽车,夏天也没有什么空调,所以30年前颈椎病的发病率并不是很高。
再看今天的生活,我们经常坐在电脑旁边长时间处于单调的姿势,看书学习时长时间的低头,夏天大部分的办公场所都有开着冷气的空调,每天应有的体育活动日渐减少。
吴老常和病人、学生开玩笑地讲:“事业学业有成的人都有颈椎病。”中老年人就更别说了,各方面机能逐渐衰退,肝肾亏损,筋骨也容易老化。
无论是劳损、受寒,还是老化,都容易造成我们颈部周围的软组织受伤,即筋的紧张,这又导致颈部气血的供应通道——经脉运行不畅通,头面部和手的供血不足,进而出现颈椎病的各种症状,严重的还可以出现上肢活动障碍,肌肉的萎缩无力甚至瘫痪。
以足诊病,主要通过对足部外表的观察、对足部反射区的触摸按压等方法,由表及里,测知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理信息。以足诊病包括望足诊病、触足诊病。
以足诊病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从而使治疗和保健更有针对性。以足诊病在临床应用中,可以发现CT检测不出来的功能性疾病, 可以弥补B超只能做形态诊断的不足。
足诊辩证
通过按压足底穴位,无需患者自述,即可诊断患者病情;
中药内服
吴医师秘制基本方,每天1贴,连服60贴为一个疗程;
药饼艾灸
选用名贵中药10余味研细末,用适量面粉和葱白末用开水调制成药饼,将药饼至于患处,加艾绒灸之。每周2次,每次2.5小时,17次为一个疗程。
吴老介绍到,本法治疗优于针灸、推拿、理疗、贴膏、火罐等常规疗法。与手术治疗相比,一是痛苦少,二是费用省,(相比手术治疗动则10万元费用相比,2个疗程仅需1万多元)三是不需住院,只需每周2次,每次2.5小时门诊治疗,可边治疗边工作。
中医骨科——吴振生
世界名医
中国经络神经反射疗法专家
行医60余年
坐诊时间
每周四、五、日坐诊全天
临床擅长
难治性椎间盘突出、膨出、椎间盘滑脱(严重到需要手术),各种难治性骨刺(严重到需要手术)和严重的强直性脊柱炎;痛风、脑梗、小儿先天性脑瘫、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视神经萎缩、黄斑变性等疾病。
医师简介
中国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研究会会员。先后在嘉定区中医医院,第二军医大学上海长征医院和上海国际医学交流中心等七家II~III级医院开设中华反射学专家门诊。直接将反射学应用于研究与临床实践中,先后撰写论文20余篇,分别荣获全国反射学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和金奖,1997年4月被评为国际名医,2000年8月1日吴医师被评为中华名医。2006年10月18日吴医师又被评为中华反射学的创建与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华反射学专家,2010年6月26日被聘为中国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研究会专家筹委会委员。
|

大德中医馆
国家级名老中医·省市级名老中医
每周坐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