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大德中医馆 欢迎您!今天是: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中医养生
我要分享

古法酸梅汤 | 国人自古以来的消暑佳品,消积解暑,生生津止渴!

时间:2022-03-14 08:03:00    作者:大德中医馆    阅读:次    字体大小:


闻之,便有生津止渴之意

饮之,可清爽整个困乏的身躯。



酸酸甜甜,在闷热的季节,咕咚~咕咚~咕咚~喝上一大杯冰镇酸梅汤,瞬间浇灭燥热的小火苗,那种酣畅淋漓的感受已经不是能用词语来表达的了!


早在初唐,药王孙思邈就在他著名的医典《千金翼方》中就记载过“乌梅汤”



我们常说“春夏养阳”。所谓养是顺其天性、供其欲求,帮助其生长的意思。


同样,人作为天地一员,四季节律与自然中的一棵树并无二致。在夏天,我们需要温热、阳光,这样身体和思想才趋于妍丽,成就生命本真的样子。


如果我们在夏天,长期喝奶茶冷饮、吃冷食,罔顾身体的基本诉求,可以说是「不养阳反收阴」,故意和自己身心的真实需求作对。


而且现在我们大部分,长时间久坐空调房,本身阳气不足,冷上加冷。这也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中医师都会叮嘱我们:远离夏天冷食冷饮。



可毕竟暑气渐长,有时候热得人汗流浃背,心烦意乱,极易感觉疲惫,怠倦。


整个人都没什么胃口,蔫儿了,心里好像住着一头困兽,总感觉想喝点什么?那不如来一杯,古时宫廷专属夏日特饮——酸梅汤。



《本草纲目》记载了做法:梅实采米黄者,以烟熏之为乌梅。除热送凉,安心止痛,可治咳嗽、霍乱、痢疾等症。


夏天很容易心火变旺,心胸烦热,容易失眠多梦,坚持饮用酸梅汤,可收敛浮火、除热安神,火气自然就不旺了。


清代时,酸梅风行于宫闱,其间格外受到乾隆皇帝的喜欢。


根据清宫文献记载,应乾隆帝健康饮食的要求,当时的御茶房以中原地区流传的各种配方为基础,试制了多种酸梅汤——宫内称为乌梅汤。


乾隆帝在诸多梅汤中,钦定了其中配方最简单的一味,桂花酸梅汤。




一碗道地的酸梅汤,最讲究的就是原料。


酸梅汤中的“梅”,选用的是乌梅。


可以把外浮的热气收回体内,没有了那股热气环绕的感觉,自然心情也会平静下来。



好的乌梅个大核小,乌黑油亮,有的会挂着雪一般的白霜,口味酸甜可口。以乌梅为主原料煮出来的酸梅汤,自有一股子剔透的口感。


山楂也是酸梅汤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药材,山楂味酸甘,性微温,《本草纲目》认为它可以“化饮食,消肉积”,很适合胃口不好吃不下饭的人。


陈皮,这个药大家都很熟悉,很多调料里都有陈皮的成分,很多小伙伴煲汤、煮茶时非常喜欢放点陈皮,气味芳香沁鼻,令人心旷神怡。


陈皮入肺、胃经,所以陈皮最擅长理肺胃之气,擅长治疗咳嗽、胃胀、胃痛、打嗝、嗳气等肺胃之气不顺导致的疾病。 陈皮还有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肝气郁结久了往往会导致痰湿郁积体内,而陈皮正好可以将这些痰湿化掉,可谓是奇妙无比。


图片

桂花,虽然花小得几不可见,却有强大的馥郁香气。桂花的香气可以抵达身体那些淤积的角落。


香气飘到脾胃,能唤醒麻木不振的脾胃,所以脾胃湿热导致的口臭、胃痛,可以喝桂花香口。香气钻到肝经,能驱除阴寒,让沉郁的肝气和心情得以舒展。 


图片

天然原料组合带来的酸甜口感,无添加,消暑解渴。酸梅汤,是属于夏日的好味道。


而且乌梅本身有收敛之功,冰镇后更甚,所以儿童、老人、孕妇及脾胃虚弱者以热饮为佳。血糖高、糖尿病等人群饮用勿加冰糖。


酸梅汤是自古经典的补充津液的汤饮,中医里所说的“酸甘化阴”,把水分转化为身体运化所需要的津液达到滋阴的效果,帮助身体收敛元气。


现代人的味蕾已经被太多的人工调味侵蚀,入口都是各色合成的调味剂,我们希望更多人可以通过大德中医的酸梅汤了解食物本真的味道,探索老祖宗给我们留下药食同源的奥秘。







大德中医馆

国家级名老中医·省市级名老中医

每周坐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