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大德中医馆 欢迎您!今天是: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心脑专科
我要分享

夏养心 | 心有“四怕”,如何抓住调养的黄金期,国家级名老中医徐再春教授为你支招!

时间:2022-02-09 08:31:00    作者:大德中医馆    阅读:次    字体大小: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夏三月是中医学名词,指农历的四、五、六三个月。又分别称为孟夏、仲夏、季夏。从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 



《黄帝内经》说:“火热为夏,内应于心,心主血、藏神”,所以夏季养生的要点在于养心守阳。


图片


1、怕“劳累”:现在人生活压力大,每天都在紧张的工作,有时候,会“超负荷”的加班工作,此时,会导致人“身心疲惫”,危害健康!劳累、长期熬夜等,都会伤害心脏,而长期熬夜、休息不足是现代很多人的“通病”。

图片


若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会使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导致全身小血管,微血管痉挛收缩,使局部血液供应量减少,血管内血液流动减慢,易形成血管栓塞、心肌梗死,也可导致心脏衰竭。所以,人要适当的休息,做到张弛有度,努力工作很重要,但切莫忽视了身体健康!


2、怕“悲伤”:生活中,也有许多人心脏病病发,是在情绪大受刺激之下,如大喜、大悲、大怒时发生。因为,当人体产生这么“剧烈的情绪反应”时,会使交感神经兴奋,体内儿茶酚胺等血管活动物质增加,令心跳加剧、血压升高,冠状动脉出现痉挛。


另一方面,心肌耗氧增加,也会使冠状动脉闭塞,造成心室纤颤,引起心脏骤停。


在中医看来,悲和肺相对应,肺朝百脉,配合心气来推动血脉运行,营养五脏六腑,而过于悲伤,容易伤肺气,从而产生淤血,促发心脏病、心绞痛发作。所以,生活中,要尽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心情经常的“大起大落”,平时,可以外出走走,散散心,或者听听音乐放松一下心情!


3、怕“吞云吐雾”:生活中,抽烟者每天“吞云吐雾”,享受着香烟的“刺激”,很多人都只是觉得吸烟,对肺部危害巨大,但是,你知道吗?吸烟,同时还会对心脏产生严重的危害!


吸烟的时候,尼古丁到达血液中,引起的必然反应就是血压升高,血管收缩,脉搏加快,而一氧化碳吸入体内则会导致血液缺氧。所以,想要保护心脏健康,不要抽烟,尽早戒烟,并且,记住,戒烟的最佳时间就是“现在”,从这一刻起,立刻戒烟,越早戒烟,对身体健康越有利!



4、怕“焦虑”: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急性焦虑发作与两小时后心脏病发作风险增加9.5倍之间存在着相关性。急性焦虑,之所以会导致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增加,可能是由于,心率和血压上升、血管紧缩和血栓增加,它们都是心脏病的引发因素。


因此,心脏病高危者,应主动避免引发焦虑的活动,寻求解压训练,以控制焦虑反应。

图片

中医内科——徐再春

国家级名中医

浙江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

第四、第五届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

主任中医师/教授(行医40余年)

中国中医结合急救学会常委、浙江省分会主任委员

浙江省肾脏病学会副主委、风湿病学会常委

第四第五届省抗癌协会理事

国家中医药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




坐诊时间



每周二下午半天


专家擅长

擅长治疗难治性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尿毒症;致残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脊柱炎、血管炎等风湿病;顽固性咳嗽、哮喘、肺气肿;活动性肝炎、胃炎、结肠炎;致死性恶性肿瘤的减毒增效、带瘤生存及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的治疗;妇女经、带、胎、产病的治疗;主攻各类疑难杂病症的治疗。


专家简介

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浙江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四十余年,曾为第四、第五届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内科学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学会常委、浙江省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肾脏病学会副主委、风湿病学会常委;第四第五届省抗癌协会理事;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学科和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巜浙江中医杂志》、巜浙江中西结合杂志》编委等。2017年被评选为最受百姓喜爱的十大浙江省名中医。通过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对于疑难复杂病症及急、危、重症的诊治经验丰富。


1、烦劳则张:过度劳作、情绪激动会使阳气浮越,导致人出现头晕、出汗、气短等症状,严重者出现晕厥、甚至心梗等情况,因此夏季在户外过度劳作或劳作之际饮用浓茶、咖啡等饮品会出现阳气浮越的情况,心血管病病人尤其应该注意。



2、卫行脉外:阳气布行在人体的表面,主要是头面部(六阳经)、背部、下肢后侧,因此下肢受寒、头部和背部受寒后很容易会导致自己阳气受损,轻则感冒,重则痛风、关节炎、腰痛腿麻等见证。日常生活之中很多人在夏天很喜欢开风扇吹脚、空调连续开至天亮,这些都是很容易损伤自己阳气的做法,必须引起注意。


3、动则生阳,少火生气:意即适当的运动有助于生发自己体内的阳气,所以夏季适当的运动可助生并激发体内阳气,建议适当运动即可,切忌过分剧烈,因为少火生气,壮火食气,烦劳则张。

图片


4、阴阳互根:阳气入阴才能真正敛藏起来,所以不能光强调补阳、温阳,还要有合适的方法潜降阳气。


图片


1、保持情绪平稳:忌动怒、情绪过激,必须选择正确的方法宣泄自己情绪。


2、忌饮用过多冰冻饮品:中医认为,寒性收引,寒性趋下,凉开水有助于潜纳阳气,为夏季最佳消暑饮品之一,但冰水、冷饮等却会过度损伤阳气,尤其是心血管病病人,大多数心血管病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气阳虚情况,冰冷食品、饮品会损伤体内阳气。


3、忌饮过多的浓茶、绿茶:时下的人经常推荐绿茶,说绿茶具有防癌、抗氧化、预防中风的功效,的确,绿茶气轻味轻,饮一两杯绿茶有助于升发阳气,但正因为味轻,有的人会不自觉地越饮越多,或觉得不够味道而冲泡时加得比较多,这样做很容易出现醉茶、交感神经兴奋的情况,导致心血管病人出现头晕、出冷汗、手抖等情况。



4、忌晚睡晚起,玩乐过度:这样会影响自己阳气的升发,导致气机逆乱,久之易导致邪伏体内(湿邪),长夏之际或秋冬季流感爆发。作息时间建议晚睡早起,夜间11时左右上床,早上6时左右起床,这样的作息时间比较符合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


5、适度运动:心经特点:三焦为臣心包使,也即三焦经、心包经和心脏的经气、功用密切相关。年轻人可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一些运动例如攀岩、滑浪风帆,中年人可选择射箭、保龄球、高尔夫球、门球等专注性相关的运动,可以比较好的收敛自己的心神,提高注意力,老年人简单一些可选择手转健身球,很好地锻炼了手指,因为手三阳经都是起源于手指,锻炼了手指可以有效激发了阳气


6、适时午休:休息才能敛藏阳气,有发有收,阳气才得以固存体内。这点对于心血管病人特别重要,午睡的最佳时间应选择午饭后半小时左右,时间段在12点至15点期间,且睡20—30分钟为宜。在这其中小憩期间,就能使大脑得到很好的休息,下午的表现也会得到格外的提高。



7、早起后的小保健:早上起床后可以梳头、搓手、搓腰背以激发体内阳气,这些小的保健运动大家可以参考。


8、慢性病注意事项:有心血管病的病人尽量避免在盛夏时刻外出活动,要做好防暑工作,随身携带含有肉桂成分的药油例如肉桂油、保心安油、万金油等,这些芳香温通之中又兼有回阳救逆功效的药油最适合夏季外出防身。


图片


宜多吃果蔬:夏季炎热,除了多喝水以外,要多吃瓜果蔬菜。如西瓜、西兰花、菜花等。食用一些深色的果蔬,如胡萝卜、红黄番茄、西柚等,可增强免疫力、有益心血管健康和预防癌症。


图片


宜清热解火:夏季饮食宜清淡,以清热解火为主。多吃高丽菜、绿豆芽、黄豆芽、海带、木耳、蘑菇、黄瓜、冬瓜、苦瓜等有助于清热泻火的食物。


宜健脾养胃:夏季脾胃功能相对低下,为了减轻脾胃负担,应该多吃养胃食物,如一些质地软、口味清淡的食材,例如小米、燕麦、薏苡仁、山药、莲子等健脾开胃的食物熬粥喝,可以起到养胃的作用。


不宜辛辣油腻:夏季炎热,人体容易上火,吃辛辣食物只会加重体内火气和毒素,尽量少吃或者不吃辛辣的食物,比如麻辣火锅等。少吃油腻食物,有助于平静心气。



不宜过食生冷:夏季果蔬丰富,人们往往喜欢生吃瓜果、海鲜等食物。但夏季气温高,各种病菌和寄生虫容易繁殖,如果不注意饮食卫生,很可能会染上疾病。


夏季天热出汗容易口渴,不宜饮用冰镇饮料,会刺激脾胃,影响胃液分泌从而使食欲减退,造成消化不良、厌食、腹部胀痛、腹泻等胃肠道疾病。






大德中医馆

国家级名老中医·省市级名老中医

每周坐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