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编辑/甲戌
这是大德中医的第993期文章
寒潮是一定会来的。
这时候你的小脸蛋、小嫩手可要当心了,
不要长出个“冻疮”来才是。
冻 疮 常有耳闻,
但你说得出个所以然来吗?
冻疮
是一种季节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好发于四肢末梢和暴露部位
(面部、耳垂、鼻尖、耳廓等)。
多发于寒冷地区,或严冬初春等寒冷季节。
现代医学:
暴露部位—低温损害—血液循环障碍—皮肤炎症
分类:
-
一度冻伤(红斑级)
皮肤出现暗红色斑块,局部肿胀、发痒、烧痛、麻木痛,有表皮脱落,但愈后不留疤痕。
-
二度冻伤(水疱级)
除皮肤红肿外,还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含有黄色浆液,疱破后,可有磨烂或溃痛,疼痛较重,愈后缓慢,愈后大多有色素沉着和疤痕。
二度冻伤叫冻疮在训练中经常见到。
-
三度冻伤(坏死级)
局部皮肤或肢体多次受冻时间特别长,受冻严重,皮肤呈黑褐色,局部感觉完全消失,组织缺氧严重,细胞受冻严重,则可发生组织和骨骼坏死。
中医学:
其发病为正气虚弱,外寒内侵所致。素体虚弱每至寒冷季节,复加寒邪侵袭,局部血脉凝滞,经络不通,血滞脉阻,则在局部聚为痈肿冻疮。
《内经》告诉我们,
“血气者、喜温而恶寒,
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
意思是说血气啊是喜欢温,不喜欢寒的,寒的话气血就不流通了,各种阻滞症状纷至沓来。
在这点上,古今认识是一致的。
故治疗可从机制上着手。
纵观市面上很多不同的冻疮药膏、药水,其核心不外乎温、通、活血。
(PS:内服外敷合用效果益益,但外用见效相对较快,故在此分享外用之法。)
小编通过搜罗文献,发现多种方法简单易行,以供参考。
西红花、益母草适量,用 3 倍的水量熬制出水剂,再将鲜红辣椒片和大蒜片与之同置于器皿中,最后均匀撒入一层菜籽油,7d后取出滤液,即防治冻疮外用药水。
早晚外用。
经验1号方:苍术、黄柏、白鲜皮各等份(10~30g)。适用于一度冻伤(红斑级)。
经验2号方:苍术、黄柏、白鲜皮、薏苡仁、白芨、蛇床子、地肤子各等份。适用于二度冻伤(水疱级)。
根据患者冻疮面积大小,将中药用干净白布包好加水1000 ~5000ml煎20min(武火烧开后文火煎20min),将药水倒在干净的脸盆中,等温度适中时泡洗(手、足)或用毛巾沾洗(耳、面等)患处,药水凉时可加白开水,泡洗患处30min。
每日早、晚各一次, 5日为一疗程。
建议:水疱级可用针刺破水疱,若已溃破,需局部清洗干净后泡洗,洗后对溃破的患部进行包扎。注意患处保暖,不要用热水泡或火烤,也不可用雪擦和冷水浸泡,更不要因痒搔破,否则不易愈合。
红花15g、川椒30g、桂枝30g、生地30g。
如有已有溃烂渗出,则加五倍子30g、白芨20g、地榆25g。
将上药入盆中加水4000ml,武火煮沸后10min离火,将患处放于盆上趁热先用药气熏蒸患处,待水温降至37℃左右时,即可浸泡患处,不能浸泡处可用毛巾蘸药水热敷患处。
每日3次,每次不少于20min,一剂药可用3d,三剂药为一疗程。
建议:有破溃成脓者,先将腐脓及坏死组织清除,勿用热气熏蒸,只可用药水清洗。
[清末名医兰亭先生第四代传人_陈正刚]中医让满脸痘痘的你,恢复光滑细腻的肌肤!
[年终最实惠福利]4500积分立抵60元,超值兑换,仅限200份......
[国家级名中医、浙江省名中医——徐再春]中医辨肾虚,对症治疗肾虚引起的早泄。。。
【中医皮肤科】
纯中医内服/外敷治疗牛皮癣,白癜风,慢性湿疹,荨麻疹,手足癣,痤疮,黄褐斑,鱼鳞病,青春痘,银屑病等各类皮肤疑难杂症。
【中医妇科】
纯中医治疗不孕不育,乳腺增生,月经不调,妇科炎症,子宫肌瘤,卵巢早衰,妇科炎症,以及各类妇科疑难杂症。
【中医儿科】
纯中医内服/外敷治疗小儿发热,咳嗽,腹泻,消化不良,遗尿,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厌食,免疫力低下等儿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等。
【中医内科】
纯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胃溃疡,肠化生,胆囊炎,结石,失眠等内科疑难杂症。
【中医肿瘤科】
纯中医治疗食管癌,胃癌,肝癌,肠癌,子宫癌,乳腺癌等各系统恶性肿瘤及术后或放化疗后康复治疗调理等。
【中医疼痛科】
利用各种治疗手段和中药内服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各种关节痛,风湿,类风湿,颈肩腰腿痛等,从根本上解决疼痛。
【中医理疗科】
各种特色针灸,拔罐,推拿,刮痧等传统中医理疗手法以及各种先进的康复治疗设备,热敷,电疗,中药穴位渗透,皮肤病外部治疗等。
【中医治未病】
中医体检,中医问诊,体质辨识,中医调养,中医健康管理,未病先防,提高生命品质及病后康复调理,亚健康调理等。
小儿推拿
点穴
按摩
针刺
美容
中药熏蒸
拔罐
艾灸
匠人手作
不减物力
用心炮制
膏丸丹散
工序讲究
先煎后下
慢火熬制
手工煎药
传承中国国粹·弘扬传统文化
长兴大德中医馆——【医保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