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编辑/甲戌
这是大德中医的第831期文章
我们常听闻这样一句话:“中午不睡,下午崩溃。”
午睡在我国是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人们普遍认为午睡可以让人缓解困倦,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
但生活中不乏有这样的情况,午间一觉睡醒,反而使我们头脑昏沉,情绪低迷。
这是为什么呢?
是谁在喊哀家……
为什么哀家不想睁眼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炎炎夏日悄然来临,“打盹”真的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吗?
午睡收敛阳气
对工作有利还是有弊
相关学者的研究表明午睡10分钟以内,对人体作用不明显。
20-30分钟的午睡可以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记忆能力和工作能力。
而超过30分钟的睡眠则会使人的认知能力、记忆能力与工作能力下降。
这是为什么呢?
炎炎夏日,人体阳气易浮于外。阳气相当于人体的发动机,有了阳气各个脏腑才能正常地运行和工作。
但人体的阳气是有一定量的,当分布在体表的阳气过多,分布在体内的阳气就相对较少,那么在体内的脏腑就缺乏足够的动力去工作,故午后人会感到疲乏。
“阳入于阴则寐”,适当的午睡可以使浮于体表的阳气得以内敛,为各脏腑午后的工作蓄积动力,所以适当的午睡可以缓解午后的疲乏,从而提高午后的工作效率。
“阳出于阴则寤”,人要从睡眠到清醒,需要内收的阳气慢慢往外散发,若午睡时间过长,过多的阳气被收敛,在往外散发的时候就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没有足够的阳气支配人体活动,人也会觉得疲乏无力,工作效率也会越低。
我要起来工作了
怎么就是起不来呢T-T
午睡藏肝魂
让心情变好还是变坏
宋代许叔微在《普济本事方》云:“人卧魂归于肝,神静而得寐”。
“魂”是个什么东西呢?
我们可以把“魂”简单地理解为人体的一个信号传递员,当“魂”接到命令要传递信号时,“魂”就会在肝中阳气的推动下,行使传递信号的责任。
一上午的工作中,在机体中传递信号的都是“魂”,此时支配其活动的肝阳会相对活跃。
肝主调节人体的情绪,肝阳太旺,肝阴不足,肝阴阳平衡被打乱,其条畅情绪的功能受到影响,所以午后人会觉得烦躁易怒。
虽然我睁着眼
但我的心是昏睡的
此时,适当的午睡,人体的活动减少了,可以使“魂”暂时休息一下,肝阳也不用那么活跃的工作,肝的阴阳平衡逐渐恢复,其条畅情绪的功能也随之恢复,故适当的午睡可以让心情变好。
相反,午睡时间较长,“魂”休息时间过长,不能及时外散于外,机体的活动暂时得不到相应支配,肝的阴阳平衡又会被打乱,人就会觉得疲乏不堪,情绪低落。
如何才能
“中午一睡,下午不崩溃”
首先,你需要一个适当的睡眠时间。研究表明,午睡的睡眠时间不宜过长,20-30分钟最佳。
其次,你需要一个正确的睡眠姿势。趴着睡、头后仰,易损伤脊椎;头压着手易压迫神经,还有可能影响视力。
正确的午睡姿势应该是这样的:
睡姿一 半边脸靠在柔软的枕头上,不压迫眼睛,全身放松,这样能够避免压迫视神经,防止醒后眼花。
睡姿二 U型枕放在脖子上,头靠椅或墙,戴上眼罩,四肢自然垂直。
睡姿三 平躺着睡。让整个身体处于放松状态。
最后,午睡之后做做醒脑操,醒脑提神效率高:
第一步 搓脸
两手搓热后,将面部擦热。手指并拢,两手并排,罩于面部,上下抚动一遍为一次,共做六次。
第二步 按风府
用指腹抓揉头皮各部位后,再用十指,从前发际到后发际梳头,用手指压风府穴(在颈后,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三次;共做六次。
第三步 擦额头
食指中节贴于额部向两边分摩至太阳穴后,揉太阳穴,顺揉三圈,逆揉三圈为一次,共做三次。
第四步 转眼珠
双眼微闭,眼球顺向旋转六圈,逆向旋转六圈,再用两手用大鱼际按摩眼眶,先逆向旋转按摩六圈,再顺向旋转按摩六圈。
第五步 摩鼻翼
拇指指端搓热后,搓揉鼻翼两旁,再用食指点按迎香穴(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第六步 点承浆
两手食指分别从两耳廓下部起,转摩至外耳道后,将外耳道短暂堵塞,突然拔出为一次,重复做六次后,再用左手(女性用右手)食指点按承浆穴(面部)至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