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不足会造成疲乏无力、腰膝酸软、语声低懒微言、胸闷气短、精神不振、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食欲不振等诸多不适。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不太了解补气的重要性,往往忽略了这养生中这个必要步骤,那么从现在开始,让这些简单的补气药膳来帮忙吧!
一、八宝饭
原料:白扁豆、薏苡仁、莲子肉(去心)、核桃肉、龙眼肉各25克,红枣10个,糖青梅10克,糯米2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白扁豆、薏苡仁、莲子肉先以温水洗净泡发后煮熟备用。红枣洗净以水泡发,核桃仁炒熟,糯米淘净,放盆中加水煮熟备用。取大碗一个,内涂猪油,碗底摆好糖青梅、龙眼肉、枣、核桃仁、莲子、白扁豆、薏苡仁,最后放熟糯米饭,再上锅蒸20分钟,然后把饭扣在大圆盘中。再用白糖加水熬汁,浇在饭上即可。
用法:每日2次,随量食用。
功效:健脾养胃,补肾。适用于体弱、少食、消渴、神衰、便溏、浮肿等症。
二、排骨茶
原料:瘦排骨1斤,当归25克,八角2粒,香茅1枝,姜1片,蒜头1个约重50克(不去皮),生抽2汤匙,老抽半汤匙,盐1匙或适量。
做法:排骨跺成块,洗净,放入开水中煮5分钟,取出后洗净滴干水。香茅拍扁,当归切片,最好用纱布把当归、八角、姜、蒜头、香茅包好。将水八杯或适量倒入锅中,烧开后,放入排骨、当归、八角、姜、蒜头、香茅,煲滚后,慢火煲约需一小时。取出当归、八角、姜、香茅、蒜头不要,加入调味搅匀。 调好味后,将汤和排骨同时盛出,便可品尝香喷喷的排骨茶了。
功效:本茶所用材料有很好的疗效。其中当归有调顺经血的作用;蒜可通便杀菌;八角能除寒温、通顺行血;姜可祛风;香茅有辛香味,可祛寒。
三、春盘面
原料:白面粉3000克,羊肉1000克,羊肚500克,鸡蛋5个,蘑菇200克、韭黄250克、白菜薹500克、生姜、食盐、胡椒粉、料酒、醋各适量。
制作:将羊肉、羊肚洗净,切成2厘米见方的小块;蘑菇洗净,一切 两块;白菜薹洗净,切段;韭菜洗净,剁碎待用。将白面粉用水发透,放入韭黄、食盐,揉成面团,用擀面杖擀 薄,切成面条。将羊肉块、羊肚块放入铝锅内,加入生姜、蘑菇,置武火上烧 开,然后将面条下入,烧开,放入食盐、料酒、醋、胡椒粉即成。
用法:当饭吃,吃面条,喝汤,吃饱。
功效:补中益气。适用于脾胃气虚、营养不良所致的气短、懒言、肢体困倦、身体消瘦等症。
四、期颐饼
原料:党参180克、生鸡内金90克、白面粉250克、白糖适量。
制作:先将生芡实用水淘去浮皮,晒干,打细,过筛。将鸡内金打细,过筛,置盆内,加开水浸半日许。将芡实粉、白面粉、白糖,用浸有鸡内金的水和匀,作成极薄小 饼,烙成焦黄色,如饼干样。
用法:可以随时服食。
功效:补益老人,化痰理气。适用于老人气虚,不能行痰,致痰气郁 结,胸胁满闷,胁下作痛。凡气虚痰盛的老人皆宜,并治疝气。
五、补虚正气粥
原料:黄芪30克,人参10克,粳米90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黄芪、人参切片,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入砂锅煎沸,煎出浓汁后 将汁取出,再在参、芪锅中加入冷水如上法再煎,并取汁。将一、二煎药汁合并后再分两份,早晚各用一份,同粳米加水煮粥, 粥成后入白糖。
用法:每日早晚餐空腹食用。5天为一疗程。
功效:大补元气,健脾胃。适用于劳倦内伤、五脏虚衰、年老体弱、 久病赢瘦、心慌气短、体虚自汁、慢性泄泻、脾虚久立食欲不振、气 虚浮肿等一切气衰血虚之症。